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阿城清真寺

阿城清真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同治年间,大殿部分被焚,光绪十六年(1900),历经10年才基本完工。

目录

阿城清真寺阿城清真寺

阿城清真寺旧称阿城礼拜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当年仅有平房数间,寺址设于当时的阿勒楚喀城的西部高地。嘉庆七年(18O2),由管寺乡老杨华先出面,耗白银300余两以满人名义购置两块地产:一块1.2亩,用于建寺;另一块16.3亩则作为回族公墓。至咸丰年间,清真寺竣工、同治五年(1866),以马震龙(绰号马傻子)为首的农民义军,攻陷阿城,清真寺部分建筑毁于兵乱。同治十M(1873)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座历经清嘉庆、道光、咸丰三朝而建成的宏伟建筑群。光绪十六年(1890)于旧址重建清真寺,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竣工。

景点特色

重修后的清真寺,为官殿式建筑,由主体建筑礼拜殿和附属的对厅及南北讲堂组成。礼拜殿由窑殿中殿和卷棚组成。窑殿坐西朝东,共三层,高22余米,由四根贯通全楼的朱漆大柱支撑,圆柱足有两人合围;底层3间。上两层为六角亭式,斗拱飞檐,雕梁画柱;顶端有宝葫芦式锡鼎,上镶月牙。中殿5间,殿内彩绘栋梁,古色古香。卷棚3间,卷棚正门两侧有一揽联,右书“艺本公输,功成乐境,三载内心存圣道”;左书“名垂竹帛,意赞清真,百年后履地恩人”。礼拜殿面积为323平方米,寺院南北各有对称的5间讲堂。礼拜殿对面为3间对厅,两侧为角门。清真寺共占地面积约8.7亩,院内遍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幽静宜人。该寺尚存有数块珍贵匾额:有阿勒楚喀副都统德英于同治九间(1870)所赐手书匾额“西域宗风”;有世袭恩骑尉哈广和于光绪四年(1828)所赠的“教隆宇宙”;还有光绪年间所立“大可参悟”、“万古清真”等匾额。该寺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寺建筑群

阿城清真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同治年间,大殿部分被焚,光绪十六年(1900),历经10年才基本完工。整个建筑群以瑶殿、中殿、卷棚、对厅和照壁为中轴线,以南北佛堂(配殿)为两翼,整个寺观呈现凸字形。主体建筑瑶殿三层高近30米,位于寺院中心,座西朝东,底层三间,南北长11米,东西宽10米。上两层塔楼又称望月楼,六角亭式瓦顶,斗拱飞檐;顶端有宝葫式锡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庄重、威严;顶上面嵌一弯月牙,皎皎生辉,如圣洁恩泽由上到下沐浴。中殿五间,南北长17米,东西宽8米;卷棚三间,栋、梁、角彼此牵制,结为一体,古典彩绘,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金碧辉煌。三殿统称为大殿,323平方米,可容纳近千人礼拜。阿城市清真寺艺术风格古雅浑厚,造型精美独特,是阿城市唯一保护完好的中国宫殿式的四合院、古建筑群。它的样式、格局国内独一无二。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阿城金源文化旅游区    下一篇 山田直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