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共和国
- 中文名称
- 车臣共和国
- 外文名称
- Чечен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行政区类别
- 自治共和国/联邦主体(一级行政区)
- 所属地区
- 北高加索联邦管区
- 下辖地区
- 阿尔贡、古杰尔梅斯等
- 政府驻地
- 格罗兹尼
- 地理位置
- 北高加索山区
- 面 积
- 17300平方公里
- 人 口
- 126万(2010年)
- 方 言
- 俄罗斯语、车臣语
- 气候条件
- 车臣共和国位于高加索山区,寒冷干燥,太阳辐射强。
- 成立时间
- 1991年1月11日
- 总 统
- 拉姆赞·卡德罗夫
- 经济区
- 北高加索
- 时 区
- 莫斯科时间
- 货 币
- 俄罗斯卢布(RUB)
- 国际电话区号
- +7(与俄罗斯相同)
目录
在2004年6月22日,车臣共和国总统签署第125号命令,批准了世界中的位置。国徽的线性构图是在二维平面的圆周上完成的。选择车臣共和国国徽。国徽造型的风格体现了民族气质和车臣人民在当今的颜色主要有四种:红、黄、蓝和中间的白色。在白色圆环内部是红色的车臣民族图饰,象征着团结、永恒。高山、瓦伊纳霍夫古塔和石油井架呈蓝色。白色圆环内各图案构成一个正方形。在白色圆环外的蓝色背景上,对称环绕着两根金黄的麦穗,象征车臣人民的富足。麦穗顶端相对簇拥着金黄色的星月图案。在最外围圆环的白色背景上,是具有车臣民族风格的花纹图饰。 2004年2月25日,车臣新徽章的原始方案得到了车臣共和国国务委员会的认可。徽章上的造型是传统的车臣瞭望塔、石油井架、麦穗、民族图饰,还附有俄语、车臣语的共和国国名。
有关车臣的最早记载是在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族称。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即“平民百姓”的意思。车臣人在13世纪遭受蒙古-鞑靼人的侵袭,14世纪末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军队的蹂躏。直到15至16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后,车臣人才开始从山区向平原迁徙。16至19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车臣。在17至18世纪之交,车臣开始成为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的对象,此后车臣经历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争。自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开始,车臣人民在高加索山区不断抵抗外来入侵。自从投向穆斯林的阵营,便缓和了与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关系,但却与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及哥萨克人及信奉佛教的卡尔梅克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在百日王朝被消灭后,对北高加索进行征服行动,并于1829年引发全面战争,是为高加索战争。伊玛目加齐‧穆罕默德在高加索战争中为了抵抗俄国,组成车臣尼亚(日后的高加索伊玛目国),是车臣国家之始。全国战争开始后,双方互相屠杀,双方战争手段日渐激进和血腥。1845年,在伊玛目沙米尔的领导下,伊玛目国达致最大疆域,直接接触俄国本土,后被俄国大规模动员撃破。在1859年伊玛目国灭亡后,车臣地区便并入帝俄版图。被征服后的车臣地区多有暴乱,因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巴米亚京斯基元帅平定,成功于1860年建立政权。1867年,俄国对车臣人开始大规模施行暴政,激起大规模反抗,车臣地区复乱。1875年,亚历山大·帕夫诺维奇·斯维斯图诺夫率兵至车臣大规模屠杀,令车臣人分化成亲俄和抗俄两大派别。1877年车臣及达吉斯坦起义后,抗俄之车臣人近乎灭绝。因获得特赦,大部分抗俄之车臣人投降,车臣人再度统一。1881年开始工业化,车臣地区基本稳定,未曾再现大规模暴乱。
十月革命之后,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里。苏联成立后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车臣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34年1月15日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斯大林人为地把车臣-印古什地区分离出来单独建立了一个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由于在二战中,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出家园。当时有38.7万多车臣人被驱逐到中亚哈萨克和西伯利亚境内,并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允许车臣人回归,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
1989年后,苏联局势急剧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印古什和北奥塞梯等高加索地区严重膨胀,车臣和北奥塞梯等自治共和国的均有流血冲突发生。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的不少成员,特别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都希望像邻近的亚美尼亚或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的地位。加上过去在前苏联年代里,一直受到压迫,造成车臣人要求独立和反俄罗斯的旺盛心态。
1991年11月,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
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国与车臣共和国分开。
1994年12月,俄罗斯当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总统叶利钦指派俄军大举攻打车臣,但是车臣武装一直拒绝放下武器,致使这场内战持续了20个月之久。
1996年4月,杜达耶夫在这场战争中被打死。之后,双方的冲突不但一直没有平息,还让车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得势。结果莫斯科的恐怖袭击不断发生。
1996年底,在车臣武装在俄境内先后制造两起重大劫持人质事件后,达成和平意向。
1997年1月,俄军撤出车臣。阿·马斯哈多夫当选车臣共和国总统后,仍然坚持车臣是“独立国家”。
1997年5月,俄联邦与车臣签署和平与相互关系原则条约。但是,车臣领导人始终未放弃其“独立”主张。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萨耶夫指挥5000人的武装部队偷袭了俄内务部队哨所。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第二任总统普京(时任俄罗斯总理)以非常强硬的态度驳斥了分离主义思潮,
1999年9月,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出动10万军人,指挥部队从两路进入车臣,对车臣进行封锁和展开军事打击。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大股车臣武装被消灭,俄军几乎控制了车臣全境。但是,车臣剩余的武装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频频进行暗杀和恐怖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车臣武装分子活动猖獗,不断制造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0年2月初,俄军攻下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取得了平叛行动的决定性胜利。
2000年6月8日,普京签署命令,对车臣实行总统直接治理,由总统驻北高加索代表卡赞采夫具体落实。
2000年6月16日,车臣穆夫提、原马斯哈多夫政府反对派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临时政府首脑。
2001年初,普京下令将清剿车臣残匪的任务由国防部移交联邦安全局。在车臣成立政府和常设行政机关,任命原斯塔夫罗波尔政府首脑伊里亚索夫为车新政府总理。这标志着车臣开始从战争状态转入正常状态。
2001年2月起,俄罗斯当局从车臣撤军。
“9·11”事件后,美出于建立全球反恐联盟的需要,在车臣问题上表态明显软化。车臣分裂分子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军事上无力实施反扑,将制造恐怖袭击视为阻挠车臣和平进程的唯一有效手段。
2002年下半年,车臣恐怖分子活动日益猖獗,多次用导弹击落联邦军用飞机,并制造多起恶性恐怖事件。
2002年10月23日,车臣恐怖分子占领莫斯科一剧院,劫持近800名人质,提出停止车臣战争、联邦军队撤出车臣的要求。俄特种部队26日采取行动,辅以施放麻醉化学气体等手段,在129名人质死亡后,解救出其余全部人质。
2002年12月27日,车臣恐怖分子驾驶两辆载有炸药的汽车冲入车臣政府大楼,致使大楼全部被毁,造成至少8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车臣独立分子认为俄罗斯声称的反恐行动实际是大屠杀,第一次车臣战争及第二次车臣战争本质上是殖民战争,十数年间,有30%车臣人遭到杀害,许多车臣妇女的丈夫或儿子无故失踪,他们搜集并纪录数百卷恐怖罪行的录影带,并将之偷渡入欧洲,向国际人权法庭控诉。影响所及,亦有部分失去亲人的车臣妇女选择加入炸弹自杀的恐怖事件。
2003年10月,卡德罗夫正式当选俄罗斯联邦的车臣总统。
2004年5月9日,车臣发生炸弹爆炸,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当场炸死。
2004年8月29日,经过总统选举,由阿卢·阿尔哈诺夫出任总统。
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共造成333人遇难。
2005年3月,原车臣总统马斯哈多夫在与俄罗斯的战斗中死亡。
2006年3月4日,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之子拉姆赞·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共和国总理。
2006年7月,强硬的独立派、指挥针对俄罗斯恐怖活动的领导者巴萨耶夫在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作战中死亡。
2007年4月5日,拉姆赞·卡德罗夫宣誓就任车臣总统。
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当局宣布车臣战争正式结束。
2010年3月29日,早晨7点55分和8点40分,莫斯科市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地铁站分别发生爆炸事件。根据俄罗斯卫生与社会发展部消息,总共有39人死亡,102人受伤,车臣分裂分子有关联的网站宣称对莫斯科29日发生的地铁爆炸案负责。
2010年10月19日,在格罗兹尼列宁区的车臣议会大楼遭到武装分子攻击,有6人死亡17人受伤。
2011年1月24日,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自杀式炸弹爆炸,造成30余人死亡,近200人受伤。车臣反政府武装声明对此事件负责,称所在组织将致力于在北高加索建立一个“自由的伊斯兰国家”,而此次实施的“特别行动”正是对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犯罪行为”的回应。
民族构成
民族 | 2002年统计数据 | 百分比% |
车臣族 | 10 31647 | 93.47 % |
俄罗斯族 | 40664 | 3.68 % |
库梅克族 | 8883 | 0.80 % |
阿瓦尔族 | 4133 | 0.37 % |
诺盖族 | 3572 | 0.32 % |
印古什族 | 2914 | 0.26 % |
鞑靼族 | 2134 | 0.19 % |
土耳其族 | 1662 | 0.15 % |
总共 | 11 03686 | 100.00 % |
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民族之一。又称“切钦人”。自称“纳赫乔人”。主要居住于在北高加索地区的中部和东部。人口约86.5万人(1985),另有约5万人散居在西亚地区,种族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语言属高加索语系东部语族,或称纳赫一达格斯坦语族。有自己的文字。
车臣人是高加索东北部的土著居民与外来阿兰人和突厥人长期混血形成的古代民族的后裔。中世纪时,车臣人分布于黑海东北部,13世纪后蒙古人入侵,他们才移居到捷列克河及其支流松日河、阿尔贡河流域。平原地区的车臣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山地居民则以畜牧业为生,饲养绵羊和山羊等。家庭手工业较发达。工商业发展较快,主要工业为石油加工业。在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有最大的石化中心。7~8世纪随着阿拉伯人的远征,伊斯兰教传入高加索。13世纪蒙古人入侵,伊斯兰教才在达格斯坦民族中巩固下来。16世纪时伊斯兰教从达格斯坦传入车臣。
车臣人中逊尼派穆斯林占绝大多数,属于哈乃斐教法学派。其宗教事务主要由北高加索与达格斯坦的穆斯林宗教组织统一管理。
大约有1,200,000人使用,大多数使用者住在俄罗斯。分类:车臣语是高加索语系之一。在语言学上,车臣语属于北高加索语族的东北高加索语支,能与印古什语和相邻的语言作部分程度的通话。
车臣语在车臣自治共和国约有950,000人使用,另外,亦有使用者在中东地区,尤其是约旦。车臣语为俄罗斯车臣自治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早在俄国沙皇时代,高加索就动荡不安。沙皇俄国入侵车臣,暴虐残杀、迫害高加索人民,高加索人民不断起义、抗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高加索人民从俄国独立出去,形成了几个各自独立的政府。但到1922年底,高加索地区又被迫加入苏联,苏联这个名称才在世界上正式出现。此时离十月革命成功已经过了五年。但是高加索人民追求独立的声音并没有停止,民族部落时时起义。斯大林为平定起义,屡使铁腕,因此民族间结怨加深。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后,兵锋一路指向高加索石油产地。在兵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希特勒仍派遣霍特将军的坦克集团军群前出到高加索山区,为他抢夺格罗兹尼的石油。如果把这支劲旅用在斯大林格勒,战争的过程就会有所变化。贝利亚了解斯大林的心事,战争期间的1944年3月,他动用大批内卫部队,把整个车臣民族用火车迁往西伯利亚。此举大大加深了车臣人民对俄军的仇恨。
1991年8月19日,“8.19”事件,一夜之间强大的帝国四分五裂。1991年10月27日,杜达耶夫当选车臣--印古什共和国总统,随后宣布车臣是主权国家;11月2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宣布车臣--印古什总统选举非法。
“独立”的车臣与其他独联体国家有所不同,它从里到外都是一个新国家。格罗兹尼地区有大量石油,车臣人口仅30万,它又地处高加索东西南北铁路公路要冲,里海输油管线和高加索输油管都通过车臣,因此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车臣的要害还在于:如果它成为一个对俄罗斯心怀敌意的穆斯林国家,将对高加索各民族和中亚地区诸国产生极大的影响。放纵甚至放弃车臣,将立即牵及相邻的达吉斯坦。车臣的地理位置重要,因此,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1991年在以杜达耶夫为首的车臣激进民族独立运动组织“车臣全民族代表大会”全面取得车臣政权并使车臣已经实际独立后,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曾下令在车臣全境实施紧急状态,但却遭到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反对,戈尔巴乔夫以此来报复当年叶利钦极力反对他采取同样行动之仇。而由此苏联克格勃与苏联军方也没有执行叶利钦的命令。
由于1945年苏联政府流放车臣族人民,随后在赫鲁晓夫上台后车臣得到平反。在20世纪八十年代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开始推行新思维改革运动后,这段敏感的历史被解禁,其历史真相被曝光出来。由此加重了车臣人民独立的倾向,同时伊斯兰激进势力也利用车臣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进行渗透,推动车臣从俄罗斯独立。
1994年12月11日,叶利钦签署《解除"非法"武装和在车臣境内恢复宪法法律制度》的命令,同一天早晨7点,俄联邦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部队约3万余人从西部、西北和东部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方向开进;1994年12月16日,俄军进入车臣;12月31日,战斗正式打响。
1995年1月1日,俄军兵分三路挺进格罗兹尼;战斗打得相当激烈。经过奋战,在1月27日,俄军建立第二道格罗兹尼外部合围圈;由于车臣武装分子打得相当顽强,且战术灵活,因此造成了俄军一定的伤亡,到1月28日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不得不宣布俄军攻打格罗兹尼的人数增至38000人,坦克230辆、步兵战斗车454辆、火炮和迫击炮388门。从二战结束后,俄军的战斗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阿富汗,苏联的军队惨败而回,而今次,在战争爆发头几天俄军每天阵亡即已经超过100人,到2月9日已经阵亡了1100人,另有数百人失踪。俄军的重型装备在车臣的小村落完全起不了作用,首尾相接的坦克、车队进入车臣的村落后,头车及尾车即被摧毁,车队夹在中间进退不得,成了待宰的羔羊,大部分俄军因此成了枪下亡魂。2月20日至4月27日,战斗行动转入车臣南部古捷尔梅斯、萨马什金和巴穆特地区。
1995年3月初至1995年4月末,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俄军攻打格罗兹尼外部。
1995年3月6日,俄内务部部队攻占格罗兹尼的最后一个据点---切尔诺列契耶;3月中旬,俄军撤出格罗兹尼,由内务部部队控制城内局势;3月16日,内务部军队第100师攻打车臣武装分子西部集团占领的萨马什金---巴穆特---阿西诺夫斯卡亚地区(车臣和印古什边界);3月20日,俄军向阿尔贡、古捷尔梅斯、沙利方向推进;24日俄军占领阿尔贡;3月30日,俄军攻占古捷尔梅斯;第二天,俄军攻占沙利;4月7-9日,俄军攻占萨马什金;18日占领巴穆特;24日,车臣成立反对杜达耶夫联盟,甘塔米洛夫当选为主席;28日,叶利钦签署《有关使车臣局势正常化的补充措施》命令,宣布从1995年4月28日00时至5月12日0时在车臣暂停作战行动,当出现武装挑衅时,在车臣遂行解除起义武装任务的俄军视情况采取行动。
1995年5月到6月间,针对逃入山地的车臣非法武装,俄军进行了山地清剿行动,但在行动中,俄军尽管最后取得了胜利,但却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1995年6月以后,战争基本上停了下来,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1995年6月14日,巴萨耶夫率领约100名恐怖武装分子实施恐怖袭击,闯入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的布杰诺夫斯克扣押了1000多名人质,以全部人质的生命相威胁,要求俄军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撤出车臣。经过长时间谈判,俄政府做出了重大让步,基本上满足了巴萨耶夫的要求。6月19日巴萨耶夫率领恐怖武装分子撤回车臣,800余名人质获释。
在战争期间,俄军从未停止过对车臣恐怖分子头目杜达耶夫的猎杀,可总被杜达耶夫狡猾躲过。但在1996年4月21日,俄军的军用卫星截获了一个无线电信号,而且这个信号一直不停地发射,因此,俄军的军用卫星有足够的时间将其定位,然后把信息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中心立即把目标的相关信息传送给一架在空中待命的攻击机,攻击机根据信息立即发射了一枚空对地导弹,导弹直接命中,一举将目标摧毁。事后确认,目标就是杜达耶夫。从发现到猎杀,前后不过几分钟。俄军打了一个极其完美漂亮的信息战!车臣的匪首被打死,武装分子混乱异常。1996年5月27日,叶利钦前往车臣,宣布战争结束,俄军取得胜利;6月中旬俄军宣布撤军计划,8月底完成撤军,但留下2个旅常驻车臣。8月30日,俄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俄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与车臣非法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在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签订了《哈萨维尤尔特协议》,双方同意无条件停止使用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解决冲突;将车臣地位问题在2001年以前解决。1996年10月19日,雷布金接任列别德解决车臣问题。12月29日,雷布金宣布,原定常驻车臣的101旅和205旅全部撤出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
据俄国防部统计,截至1996年8月30日,在车臣战争中,俄军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损失飞机5架,作战直升机8架,坦克、装甲输送车、步兵战斗车和装甲侦察车500余辆;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美元;车臣武装分子有15000人被打死。
签署停火协议签订几年来,车臣名义上未脱离俄联邦,但拥有事实上的独立。马斯哈多夫于1997年1月27日日出任车臣总统,但实际的兵权却掌握在车臣武装力量总司令巴萨耶夫手中。车臣武装分子对俄罗斯的领土完整造成更大的威胁。1999年8月初,经过精心的准备后,巴萨耶夫率领几千名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南部村庄,并于8月10日成立所谓的“达吉斯坦穆斯林国家”。
1999年8月7日,车臣武装分子入侵达吉斯坦南部地区,俄军以北高加索军区为基础建立联合军队集团镇压叛乱;俄军使用航空兵和炮兵猛烈打击叛军,地面部队采用特种战术进行攻击,在此期间,俄军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胜利,到25日全部收复了被车臣非法武装占领的村庄,基本歼灭了达吉斯坦境内的所有车臣武装分子。9月30日,俄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车臣开进;10月2日,俄内务部部队占领车臣境内第一个村庄---波洛兹基诺夫斯卡亚;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上将宣布,俄军已从几个方向进入车臣并向纵深推进;14日,联合军队集团代表宣布,俄军先头部队已距格罗兹尼20-25公里;10月15日,联合军队集团总司令卡赞采夫上将宣布,16日进入战争第二阶段。
1999年10月16日至12月3日: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挺进格罗兹尼。
1999年10月16日,联合军队指挥部宣布,58集团军将控制那兹拉尼---格罗兹尼公路;17日,航空兵和炮兵对数个城镇和村庄的武装分子进行打击;联合军队集团代表宣布,俄军已控制45个居民点;29日,俄国防部宣布到11月底结束车臣的主要战斗行动;11月9日,俄内务部军队第一副司令巴尼科夫宣布,遂行车臣战斗行动的内务部部队达到25000人;12日,俄军占领车臣第二大城市古捷尔梅斯;1999年12月3日俄宣布剿匪军事行动进入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战斗行动中,俄军控制了车臣境内119个居民点中的98个,控制了车臣三分之二的地区。
1999年12月3日到2000年2月:战争进而到第三阶段,包围和攻打格罗兹尼 12月6日和8日,俄军分别攻占车臣第三大城市阿尔贡和乌鲁斯马尔坦,完全封锁格罗兹尼;9日,俄军开辟南部作战方向,追击退向山区的敌人;10日,俄军向格罗兹尼守敌发出通牒;15日,俄军先头部队在格罗兹尼东郊占领阵地,马尼洛夫宣布,计划2000年2月底结束作战;22日,联合军队集团总司令卡赞采夫宣布,两至三周后俄军将控制车臣南部山区;25日夜,俄军总攻格罗兹尼,特种快速反应支队、特警和内务部部队在甘塔米洛夫指挥的车臣伪军配合下从东、东北、西北方向攻入格罗兹尼;与此同时,俄军继续在南部山区打击义军;2000年1月1日俄代总统普京亲自驾驶Su-27战机到北高加索前线犒赏作战官兵;1月10日,车臣非法武装反攻阿尔贡和沙利;18日,俄军恢复攻打格罗兹尼,作战部队在车臣地方武装配合下向市中心推进,解放第一、第三、第四和部分第六小区;期间俄军58集团军作训长、"北方"军队集团副司令马洛费耶夫少将殉职;20日,俄军攻占格市中心附近的米努特卡广场;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使穿着绿色作训服的俄军在白色的雪地里成了绝好的目标,导致了大量的士兵伤亡。21日,俄军征调特种部队前往格罗兹尼作战。22日,俄军控制了格罗兹尼5个小区和部分其它地区;控制区逐渐扩大。
26日,俄军包围车臣南部和西部的非法武装,基本上切断了非法武装向境外突围的道路;29日;俄军第325直升机团团长尼古拉·马伊达诺夫上校战死。2月1-2日战斗中,杜达耶夫的侄子等4名叛军"战地司令"被击毙,非法武装首领巴萨耶夫触雷,右脚被炸断,双手和头部受伤。2月4日,俄军将国旗插上格罗兹尼市中心车臣政府大楼;2000年2月6日俄代总统普京宣布,车臣军事行动结束后,俄军将有计划地撤出车臣,但要在车臣长期驻扎一个师;8日,车臣副总统阿尔萨诺夫被击毙;9日,卡赞采夫宣布,俄军已进入歼灭车臣山地非法武装的最后阶段;11日,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宣称,俄军已封锁了阿尔贡峡谷通往格鲁吉亚的出口,控制了该峡谷的战略要地;俄军占领车臣南部城市伊图姆卡列;俄政府表示不与车臣武装分子进行谈判。俄军的镇压行动将继续下去。
然而,由于俄军的一次失误,使得相当一部分车臣非法武装突围成功,躲进了山里,随着春天的来临,光秃秃的山地将变得枝繁叶茂,因此为车臣武装分子的隐匿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俄军的清剿行动将变得更加艰难。此后,俄-车双方进行了断断续续的镇压、伏击的战斗。到2000年6月中旬,战争基本上平息了下来。
第二次车臣战争,据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马尼洛夫称:至2000年6月15日,俄军和内卫部队亡2091人,伤5962人,以相当于前次三分之一的代价,取得了全面的战争胜利。今次战争,俄军充分吸取了上次战争的教训,准备充分,战术、指挥灵活,放弃了以往用大量的兵力来进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运用了特种部队精干的内卫部队,用猎杀的方式对付车臣非法武装。同时,俄军吸取了美军在海湾和科索沃的作战经验,大量地使用了高科技、高精度的武器,摧毁了车臣许多的军用、民用目标,大量地杀伤其兵员,然后才让步兵进行下一步的作战行动,有效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同时俄军还加强了对信息、情报的收集,迫使车臣非法武装连电台也不敢使用,大大地削弱了其战斗力。
2001年1月22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军全面从车臣撤军,俄军的作战将从大量的歼灭叛军转为维护车臣治安。由1.5万人组成的第42师和内务部的一个由6-7千人组成的旅将长期驻守车臣。
第二次车臣战争由此已告一段落。
1999年8月31日在距离莫斯科中心红场仅几米远的一个广场商业中心发生一起严重的爆炸案,造成约40人受伤。 1999年9月9日莫斯科东南工人居住区的公寓楼发生爆炸事件,这次公寓楼爆炸案造成至少20人死亡,152人受伤。
1999年9月1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生公寓楼爆炸案,至少73人丧生。2000年6月7日车臣境内发生第一次自杀性袭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附近的阿尔汗尤特村发生自杀性汽车爆炸,2名俄罗斯特种警察身亡,另有5人受伤。
2000年7月2、3日车臣恐怖分子在24小时内向俄罗斯安全部队驻地发起5次自杀性袭击。俄罗斯警察突击队在格罗兹尼附近阿尔贡的宿舍遭到炸弹袭击,至少54人死亡。俄罗斯内政部在古德米尔德基地遭袭,6名俄罗斯人死亡。
2000年8月8日莫斯科普希金地铁站发生爆炸事件,致使13人死亡,90多人受伤。
2002年5月9日俄罗斯南部达吉斯坦共和国的卡斯皮斯克市在举行纪念二战胜利游行活动时发生爆炸事件,造成42人死亡,100余人受伤。
2002年8月19日俄军一架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被车臣非法武装人员用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坠毁,机上147人中有118人死亡。
2002年10月10日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市一警察分局大楼内发生严重爆炸事件,造成至少23人丧生。
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蒙面持枪的车臣恐怖分子闯入莫斯科轴承厂的文化宫大楼,劫持了正在那里演出的演员、欣赏音乐会的观众以及文化宫的工作人员近千人。3天后,俄特种部队向剧院内施放“毒气”后,成功地解救了大多数人质,但仍有128名人质不幸丧生。(只有一人被枪杀,其余127人被“毒气”毒死)
2002年12月27日车臣“人弹”驾车撞向格罗兹尼市政府总部,炸毁了四层办公楼,造成7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2003年5月12日两名自杀性袭击者驾驶一辆装满炸药的汽车,强行闯入俄罗斯联邦车臣纳德捷列奇诺耶区政府大院并引爆了炸药,造成5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2003年5月14日位于格罗兹尼东部埃利斯汗尤特镇的一个宗教庆典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至少16人被炸死,145人受伤。
2003年6月5日一名女“人弹”在车臣附近突袭一辆运送俄罗斯空军飞行员的车辆,这辆车被炸毁,包括女“人弹”在内共19人死亡。
2003年7月5日两名女“人弹”在莫斯科图什诺机场举行的露天摇滚音乐会上发动自杀式爆炸袭击,导致17人死亡,60人受伤。2003年8月1日一名自杀式袭击者驾驶一辆满载炸药的卡车冲入与车臣接壤的北奥塞梯共和国莫兹多克市的一家军队医院,造成50多人死亡,80多人受伤。
2003年9月3日一列火车在北高加索温泉疗养地米罗拉耶沃迪附近发生爆炸,至少6人死亡,俄警方说此事是车臣叛军所为。
2003年12月5日俄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一列旅客列车在接近皮亚季戈尔斯克市车站时发生爆炸,造成至少44人死亡,150多人受伤。
2004年2月6日莫斯科一列地铁列车在运行中发生爆炸,近5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这是莫斯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铁列车爆炸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一名潜伏在车臣共和国的沙特伊斯兰武装分子可能是该爆炸案的幕后策划者。2004年4月6日俄罗斯印古什共和国总统贾济科夫的车队遭汽车炸弹袭击,总统本人受轻伤。
2004年5月9日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狄纳莫体育场5月9日发生爆炸,炸死车臣总统卡德罗夫、车臣国务委员会主席伊萨耶夫等7人。
2004年9月1日车臣武装分子策划了震惊世界的俄北奥塞共和国的别斯兰第一中学劫持人质事件。
2010年10月19日俄罗斯车臣共和国议会大楼遭到数名武装分子袭击。俄联邦侦查委员会车臣侦查局表示本次袭击共导致6人死亡17人受伤。
2011年1月24日当地时间16时32分(北京时间21时32分),莫斯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爆炸,至少35人遇难180人受伤,但又有最新消息称此事件与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无关。
2013年12月29日,俄南部城市伏尔加格勒的一个火车站发生爆炸。俄反恐机构表示,一女性恐怖分子制造了此次爆炸。爆炸已导致至少18人死亡,40人受伤。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