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10年捐款35万元,这位蹬三轮老人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哭了

临走前,他告诉在场的耀华中学师生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这句话把在场的师生们全说哭了。

一个“退”而不休的老人。  

一辆实行“优待”服务的人力三轮车: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军烈属半价。  

还有35万元助学款。  

这些集中起来,就是发生在一个叫白方礼的老人身上的故事。  

目录

74岁时重蹬三轮,为的是助学子 编辑本段

 

风雪中的老人和他的人力三轮车资料图

上图中的这辆人力三轮车常常出现在天津北站附近,但与北站其他人力三轮车不同的是,它前面插着一面小红旗,上面有三行字: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军烈属半价。  

这个人力三轮车的主人叫白方礼。  

白方礼老家在河北沧县白贾村。从1913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十三)出生后,由于家境不好,一直没机会念书。13岁开始,他到有钱人家打短工糊口。1944年逃难到天津,当上了三轮车车夫。解放后,他成为运输场的一名工人,他靠蹬人力三轮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劳动模范,也靠蹬人力三轮车拉扯大了自己的4个孩子,其中3个还上了大学。白方礼老人对自己用三轮车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大学生这事很满意,也很欣慰。  

1987年,74岁时,在孩子们的要求下,他放弃了城里的蹬三轮车生活,回到老家要颐养天年。没想到,一个意外的“发现”促使他又回到了城里,回到了熟悉的生活,不过这一次他是为了孩子们——一些因为家穷没钱、读不起书的孩子们。  

具体是哪一天,没人记得清啦。大家只知道,有那么一天,也就是白方礼老人刚回到老家不久,他在庄稼地里看到一群孩子在干农活。他问道:“娃儿,大白天的你们不上学,在地里忙活啥?”被问的娃儿说,家里人不让他上学。这是怎么回事?白方礼老人找到孩子的家长问个究竟。家长说,种田人哪有那么多钱供娃儿们上学。听到这话,老人心里沉重起来。他就跑到村里的学校问校长,来上学的孩子们要交多少钱?校长苦笑道,一年也就百儿八十块的。不过,校长还“透露”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村里学校的老师越来越少啦,因为村里老师待遇低,留不住人,很多老师外出打工或者调走啦。  

那天晚上,白方礼老人辗转难眠:“老家之所以贫困,就是因为庄稼人没知识。可新中国都成立这么长时间啦,还有孩子们因为贫困上不了学,难道这样的日子要这样重复下去吗?不成!其他事都可以,孩子不上学这事不行。”  

下定决心后,白方礼开了一次家庭会议:“有件事跟你们说一说,我原打算回老家来养老享清福,可现在改变主意了,我要回城蹬三轮车去,挣钱帮孩子们念书。”  

老人的一席话把他的孩子们听“傻”了,家人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另一件事,我要把以前蹬三轮车攒下的5000块钱全部交给学校办教育。这事你们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一样,我主意已定,谁也别插杠了!”  

老伴和孩子们知道,白方礼老人所说的5000块钱,是老爷子几十年来攒下来的养老钱!  

说办就办,白方礼老人揣着5000块钱到了村里的小学,找到校长一股脑全都捐了出去。临走跟校长说:“我要回城里,下次我还来”。  

就这样,白方礼又蹬着他的三轮车出现在了天津火车北站。  

81岁时卖掉房子办支教公司 编辑本段

 

为了能多挣个十块二十块钱,白方礼老人几乎没休息过一天。寒来暑往,火车站附近的人几乎都认得他了。他蹬三轮车的时候,从头到脚穿的是不“协调”的衣服。“我从来没买过衣服。你看,我身上这衬衣、这外裤,都是从垃圾堆捡来的。我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穿着的东西没有一件是花钱买的。”老人的伙食,经常是两个馒头加一碗白开水,就着一点点咸菜,“奢侈”的时候就往水里加点酱油。很多时候为了方便拉活,他走到哪就睡在哪——报纸往地上一铺,方砖往后脑一放,帽子往脸上一拉,开始睡觉。  

1994年,81岁时。白方礼老人有了新想法。  

那是一个春天,老人到一个学校给贫困生们捐钱。那次,他把上一年冬天挣来的3000元钱悉数捐了出来。接受捐助的学校领导提出代表全校300余名贫困生向他致敬,白方礼老人听到这里开始寻思:“现今家里缺钱上学的孩子这么多,光靠我一个人蹬三轮车挣的钱,救不了几个娃儿呀!自己也老了,这可咋办?”  

回去后,老人琢磨了一宿,他有了新的主意。这次他带给了儿女们一个新想法:“我准备把你妈和我那两间老屋给卖了,再贷点钱办个公司。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白方礼支教公司’。”  

经历了父亲之前的“疯狂”举动后,这次儿女们没有阻拦,倒是有些担心:“爸,我们不拦着你卖房子,但是担心您老这么大年岁还……”白方礼朝儿女们挥挥手说:“啥事没有。你们支持我办支教公司,比给我买罐头、麦乳精强百倍。”  

时任天津市市长的张立昌亲自在火车站边为他划定了一个7平方米的地盘,建了个铁皮售货亭,上面挂着南开大学献给老人的铜匾,写着“无私资助志在其才”。小亭经营些糕点、烟酒之类的。就这样,全国惟一的一家“支教公司”——天津白方礼支教公司正式成立。  

凭着卖掉老屋的1万元和贷来的钱作本钱,慢慢地雪球越滚越大,白方礼的支教公司由开始的一个小亭子发展到后来的十几个摊位,连成了一片。最多一月除去成本、工钱和税,还余1万多元的利润。  

外人觉得白方礼当了董事长,可以坐享清福了。可是他不但照常蹬三轮车,还为自己定了每月收入1000元的指标,每天要挣30到40元。“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天天出车,一天总还能挣回个二三十块。别小看这二三十块钱,够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他对公司的员工们这么描述支教公司的宗旨:“我们办公司要规规矩矩挣钱,挣来的钱不姓白,姓‘教育’。所以有一分利就交一分给教育,每月结算,月月上交。”  

这就是一个耄耋老人的追求和人生目标。他尽自己的全部所能,为贫困孩子营造一个希望的世界。  

年近90高龄 为“失业”曾想自杀 编辑本段

 

1999年,天津市对火车北站进行整顿。作为劳模的白方礼积极响应号召,停止运营支教公司,解散工人,变卖了公司所有值钱的东西,将仅剩的2万元也捐给了几所学校。就这样,一直充实的老人突然“失业”了。  

这种“失业”生活,白方礼老人开始很不适应。  

“他也是个普通人,他也有困惑和想不开的时候。”曾任天津市个体劳动者协会负责人的杨俊玉回忆说:“有一天,我在东站附近听到身后有人喊我,一回头,看到一位苍老枯瘦的老人,我辨认了半天,才认出是老白,整个人都瘦地脱了形。他说‘支教公司停了,我舍不得走,几天没吃饭了,也没法定期资助学生了,我不想活了’。”  

杨俊玉知道原委后,就把白方礼安顿在自己家里,给他做思想工作:“你支教是对的,响应市里号召也是对的,我支持你,你不许想不开。我要找记者报道你,让大家都跟你学,都像你一样支教,但你要保证给我活到100岁!”  

这席话说得白方礼心里透亮了,也有奔头了——还有那么多学生等着我呢,我还要给大家伙当榜样呢,我怎么能甩手不干?在白方礼心里,只有支教和学生,只要还能帮助贫困的孩子,他就觉得有奔头。  

“失业”后 再尽最后一点力  编辑本段

很快,他找到了新的“活路”——在车站帮人看车。他把看车收的一角两角的零钱装在一个饭盒里,用皮筋扎起来。不久他攒够了500元钱。这次他要把这些钱捐给天津耀华中学。捐款那天天津下起了雪,老人顶着风雪骑车来到耀华中学。临走前,他告诉在场的耀华中学师生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这句话把在场的师生们全说哭了。  

老人为了让孩子们不因为缺钱辍学,几乎透支了自己的生命。有一次,他到南开大学给贫困生捐款,学校要派车接他,老人说“把省下的汽油钱给穷孩子买书”,他自己蹬着三轮车到了学校。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老人给贫困学生们捐款,自己却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为了能多挣一点钱,老人常年以车站边的售货亭为家,用两摞砖上搁一块木板,铺一件旧大衣就算床,他在这里度过了十几个酷暑寒冬。后来小亭子被拆以后,为了还能“拉活”,他就用块摊开的塑料编织袋布和四根小木杆撑起了一个只有半人高的小棚。每次下雨后,人们几乎都能看到老人在太阳下晒被打湿的被褥。  

老人的事迹被新闻媒体宣传报导后,他成了名人。一次在汽车站小憩时,他看到地上有一块馍,就捡起来吃。有人认出了他,就好奇地问:“您老捐别人十万八万的,为嘛自己这么苦?”  

老人举起馍说:“这又嘛苦?这馍是农民兄弟用一滴一滴汗换来的,人家扔了,我把它拾起来吃了,不少浪费些么!”  

有人帮助算了一笔,十多年间,白方礼累计捐款达35万元,共资助了300名贫困学生。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这位耄耋之年老人捐的钱可以“换算”为:他蹬着三轮车绕地球赤道18圈。  

受过老人资助的南开大学学生马壮在天津耀华中学学习阶段,总能定期收到资助款。后来偶然了解到一直资助他,帮助他完成学业的竟是一位靠蹬三轮车支教的老人后,他心里特别感动。“如果没有白爷爷当年的资助,我可能终生与大学无缘,是白爷爷让我有了憧憬未来的能力,让我的前途充满光明。他去世了,我就失去了一位疼爱我的好爷爷”,他表示会像白爷爷那样,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将爱心火炬传递下去。  

白方礼老人去世时,存折上的余额是零。他的儿子白国富说:“父亲虽然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财产,却留给我们无穷的精神财富。他一生很不容易,锲而不舍地靠蹬三轮车资助学生,自己过得很清苦,但他十分快乐。这是他的一种信仰,也是支撑他的一种精神力量。”  

“父亲靠蹬三轮车,靠汗珠子砸脚面挣来的钱资助困难学生,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作为他的孩子,我很受感动,也很骄傲。”白方礼的女儿白金凤回忆起父亲时说。  

白方礼老人如今长眠在天津市的憩园,他的墓前时常有人送来美丽的鲜花,陪伴这位平凡却伟大的老人。有人猜想,来者可能是他资助过的学生,也可能是被他的事迹感动过的人。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告诉人们:好人不朽。

(记者李盈盈)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来自“战地”医护人员的一堂“云团课”    下一篇 可敬可爱,可盐可甜......多面钟南山,你爱了吗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